单纯从战术观念看,日军的作战安排力在其时的世界上,是帝国主义国家中较强的一个。可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侵略者必定难逃其覆亡的命运。日军都有哪些
单纯从战术观念看,日军的作战安排力在其时的世界上,是帝国主义国家中较强的一个。可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侵略者必定难逃其覆亡的命运。
侵华日军在战前非常重视施以各种手法侦查,搜集情报。日军在侦查上竭尽全力,舍得下功夫,手法多样。其一,发挥间谍机关效果,让间谍人员扮成各色各样的人,隐秘分布于各关键,用掠取得来的中国银行印发的钞票收购小孩、小贩、邮差、流氓、耍把戏的乃至是等,有计划地组成间谍网,搜集我军政要闻。其二,逼迫居民查报军情,为达此意图,常逮捕居民以作人质,或以烧杀相威吓。其三,偷听电话,破译无线电报。其四,飞机侦查,在进攻之前,飞到预订战场,作低空侦查。其五,部队侦查,当日军进攻时,其先头侦查部队,常穿便衣或假装成我八路军进行探听。
快速传递情报。日军获取情报后,为确保信息的时效性,非常着重运用各种通讯东西快速传递。其一,运用无线电台。我八路军在战役中曾缉获三部拳头大的无线电台,经过实验,其传递的信息能明晰地传至百里之外。其二,运用简便电话机。这种电话机有耳筒,经过架起天线,能够收发暗码,户外运用很便当。其三,设置隐秘传递哨。山地用步行,平地用脚踏车,化装成当地民众,其道路多走与大道平行的小道。其四,烧野火,放镜光,或悬挂各种信号物。这通常是日军便衣或奸细将我军驻地奉告敌人飞机或其进攻部队的信号。其五,运用军犬或军鸽。军犬强健机敏,传递情报多准确无误;军鸽常用于山地、较远间隔的情报传送。其六,运用飞机。有时,施行侦查的飞机也合作小部队举动,作通讯用。
日军常作分进合击的作战布置。在查明我军驻地或阵地后,日军会集结各关键军力尤其是快速部队,从多个方向分进合击。其详细布置是:以常备军为榜首队伍,以后备役兵为第二队伍,再以后备役兵的老弱者和伪军为第三队伍。布置完成后,日军就和谐各路部队,向预订合击点行进。日军先头部队往往穿戴中国军队服装,意在逃避我军民侦查。
日军长于运用地势地物作保护,以火力与突击相结合,向我阵地建议进攻。进攻时,日军常用平射炮打山的正面和两边,曲射炮打山的背面,分外的留意寻觅我军指挥所和机关枪阵地予以要点炸毁,然后其步卒运用地势地物缓慢(而不是快速)行进。据抗战老兵回想,因为日军服装为苍黄色,很适合于华北环境,不易被发现,所以有时日军步卒摸到我军前沿阵地还不曾被发现,致使我军不少官兵被日军步卒手榴弹所伤。日军步卒在投完手榴弹后,即建议冲击,与我搏斗。而日军马队,则在其炮火射击的一起,以最拿手的两翼包围战法,向我军侧后迂回,建议冲击,然后使我四面楚歌,常常给我军形成非常大损害。
日军还常常在进犯受阻时,惨绝人寰地运用生化武器。在《对现在战术的调查》一文中指出:我军在辽县栗城战役中,日军第11师团的万成目联队,在进攻栗城、打破苏亭村的两次战役中,都运用了毒瓦斯。在战役中,日军用炮弹和毒气筒放出灰黄色和黑色的烟雾,分属催泪性和喷嚏性毒瓦斯,烟雾敏捷升腾、分散,触此毒瓦斯者,感觉辣性,头晕流泪或喉痒发嚏,鼻流黄涕。在桃驱战役中,日军则施放了窒息性毒瓦斯,中毒者除发嚏外,肺部作胀,呼吸困难,周身发肿。在平徐家楼战役中,日军第114师团秋山旅团,用毒气筒放出糜烂性毒瓦斯。我先遣纵队触之者,脸上脚上起水泡,流黄水,延伸腐朽,直至逝世。日军之残暴无道可见一斑!
遇袭必报复,也是日军作战的特色之一。我军闻名的香城固诱伏战便是运用日军这一特色,奇妙制胜的。1939年1月,日军华北方面军集结3万余人,分数路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我八路军第129师将主力与地方武装分为数个作战集团,机动歼敌,反击日军“扫荡”。我第386旅在反“扫荡”中发现日军每次被袭后必派部队报复,遂决定在威县县城以南香城固区域埋伏日军。2月7~9日,第386旅所属东进纵队第3团、新编第1团和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各一部,连日夜袭威县县城,诱日军出犯。10日上午,威县县城日军第10师团第40联队以1个加强步卒中队附炮数门,分乘8辆轿车出城向南追击。12时许,日军追至南牧场邻近,遭我第386旅马队连阻击。马队连朝香城固方向且战且退,将日军悉数诱至袋形预伏地域,我军坚决建议进犯,激战至傍晚,将日军全歼。此战,我军以伤亡50余人的价值,取得了歼敌200余人的成功,然后发明了平原区域诱伏战役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