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走进长顺县广袤大地,田间地头依旧生机勃勃,各个蔬菜基地里郁郁葱葱,犹如一张绿地毯铺开;乡村“扶贫车间”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的景象;农家小院充满欢声笑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一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斑斓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长顺县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三大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坚持以高水平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围农兴工”发展的策略,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综合集成示范试点改革工作为主线,推动“三农”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绩。
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绿壳蛋鸡之乡”“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县”“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2024年,荣获“全国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曾经,广顺镇海马社区“旱改水”项目点,是一片不平整、不规则的山地、洼地,因受地势、天气影响,收成不稳定。
2024年,海马社区抢抓政策机遇,以耕地提质增效为目标,从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实施“旱改水”项目建设,通过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将地势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产水田,改出了一条“绿富美”的新“稻”路。
“我们按照每亩400块钱的租金流转老百姓的土地,把旱地改成良田,通过合作社来统一种植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现在旱涝都能保收,心里很踏实。”广顺镇海马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明刚说。
粮食安全是农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长顺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抢抓政策机遇,以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还大幅度的提高了粮食产能。2024年,已完成高标农田建设1.5万亩;全县油菜种植13万亩(其中油菜制种2万亩)、优质稻种植10.9万亩,端稳了百姓“饭碗”。
眼下,正值甘蓝、西兰花的采收季节,走进摆所镇松港蔬菜基地,一垄垄甘蓝及西兰花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据了解,摆所镇松港蔬菜基地建于2015年10月,面积500亩,覆盖尅堤、肖冲、煤井等7个组。基地内冷藏保鲜库、育苗大棚、喷灌、机耕道、智能监控、农业机械和相关附属设施设备配套齐全。2020年6月以来,已完成马铃薯、玉米和西兰花等农作物品种试验42个,筛选出适宜长顺县种植农作物品种共28个,累计发展蔬菜种植2600亩,销售蔬菜3900吨,年均营业收入36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成都以及省内贵阳花溪等地。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长顺县积极做好“农”文章,延伸产业链,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附加值,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
2024年,长顺高钙苹果、紫王葡萄、优质蔬菜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精品水果稳定种植培养面积11.66万亩、产量10.9万吨以上,蔬菜种植21.4万亩次、产量40.5万吨;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源源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同时,建立覆盖县乡村的“1+7+N”农机服务体系,农机“套餐式”服务受到慢慢的变多的百姓欢迎,有力有效破解了无人种地、种不好地、种地太贵等问题。
“收完稻谷后,我们就开始犁田,每天早上7点半上班,晚上6点下班,使用旋耕机一天一个人最少都能犁20多亩,每天都有6个人,一天可以犁100多亩。”白云山镇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操作员龚德猛说。
目前,全县共有农机服务组织33家(具备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10家),储备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具2.6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7.7%,机械化实现农业节本增效40%以上,在贵州省保持前列。
天蓝、地绿、水清、路净、村美……走进长顺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曾经,广顺镇四寨村关口寨路上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人居环境差。如今,谁也想不到,乡村“颜值”慢慢的升高,群众幸福感大大增强。
乡村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群众就是“大家庭”的主人。一个“大家庭”环境好不好、美不美,主人是关键,只有主人打理好了,家里的环境才会美丽。
“以前我们垃圾都是倒在一个大池子里,由村里面来统一收,有时候收得不及时,垃圾撒得遍地都是,现在换成了垃圾桶,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干净多了。”谈起近几年的变化时,广顺镇四寨村关口寨组村民郑明安说,现在大家卫生意识都比以前好了,基本上不会乱丢垃圾,看到垃圾还会主动捡起来丢到垃圾桶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首场硬仗。近年来,长顺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外兼修,重塑乡村颜值。把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体系,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做法及成效获省住建厅通报表扬,并列为省级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示范点培育县。
目前,全县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覆盖率99.4%。2021年,我县被列为贵州省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2022年,被列为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置暨污水治理示范县(全省只有两个县)。2024年,被列为全省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县。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是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的重要一环。长顺县因地制宜、以铺设管网的模式根治农村污水乱排现象,建好污水管网“里子”,撑起美丽乡村“面子”。
2024年,全县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建设项目覆盖25个村(社区),涉及91个村寨,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备277套。
农业兴、农村美,落脚点在农民富。长顺县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过得慢慢的变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在长顺,有这样一群农村妇女,她们时常到附近蔬菜基地务工挣钱,挣出了幸福。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严寒酷暑,田间地头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多岁的袁脆幺是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村民,每天早上把孙子送上学后,就到位于来远村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上务工。
“一天能摘一百七八十斤,按一斤七角算,一天有一百二三十块钱,摘多得多。”袁脆幺开心地说,“这里上班很自由,想那时来就那时来,想那时走就那时走,我一般上到下午五点,就要去接孙子放学回家。”
60多岁的宋杏芬也是来远村村民,她一边摘菜一边搭话,“这个蔬菜基地对我们帮助很大,让我们大家可以在家门口做活路挣钱,在这里做很好,不拖欠工资。”
随着长顺县农业产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百姓的传统种植方式,百姓不仅把土地流转了出去,还可以在基地务工,领取双份收入,鼓足了百姓的“钱袋子”。
“我家有七八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公司了,一亩八百块钱,一年也有五六千块钱,还可以在里面做活路,比以前好多啦。”宋杏芬喜笑颜开,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据了解,广顺镇来远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1300亩。2023年,引进贵州绿格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采取“公司+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每天都有人务工,少的时候有五六十人,多的时候有八九十人,工资最少的都有三千多,最高的有五六千。”贵州绿格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李林介绍。
近年来,长顺县全力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力。让群众土地流转有租金,每年每亩稳收400元到800元;基地务工有薪金,葡萄园、苹果园、蔬菜基地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天工钱超100元;利益联结有股金,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年终按股分红,分享产业红利。
如今,长顺故事仍在续写,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孕育无限可能,农业的高效增值、农民的幸福生活、农村的辉煌明天正稳稳走来。
“这不是演习”!多架美军现役最先进B-2隐身轰炸机,罕见在印度洋集结!瞄准了谁?
据央视新闻3月28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27日援引美国战略司令部发言人的线“幽灵”隐形轰炸机本周已从美国密苏里州基地飞抵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
同居情侣分手后,房屋租金怎么算?上海的一对情侣分手后,被占用房屋的一方提出,对方应向其支付59个月的租金,共计23万余元。
3月30日,安徽合肥,#警方通报村民公墓被砸骨灰被撒 :2名男子破坏公墓被刑拘。
睡觉也有最佳“黄金时间”不是11点 也不是12点(人民日报)#睡觉 #熬夜#肥胖
地震学家称缅甸地震像一把巨刀切入地球 新加坡地球观测站首席研究员魏圣基称 此次强震“并非意外事件” 地震发生在中南半岛活动性最强、顶级规模的孕震断层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安排部署,2025年3月23日至30日,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七组对广东省开展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
据央视体育,中国跳水队今日出征前往墨西哥,参加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的比赛,刚过完18岁生日的全红婵将参加单人10米台的比赛。
“5岁男童被殴打致死案”生母是幼师:法庭上称只是想管教孩子;其男友练过9年武术,提议“狠狠打一顿”
2025年3月25日,山东威海5岁男童涵涵疑遭生母陈某及其男友石某某殴打致死一案,在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 涵涵的父亲、爷爷等多名家属参加庭审。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瞧见身着校服的学生骑着电动车四处穿梭。可这些懵懂的 “追风少年”,交通安全意识不足,监护人也疏于看管,骑电动车引发交通事故后,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近日,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法院李店法庭便审理了一起初中生骑电动车致人重伤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